歌词:邵庆元老师 (1939) • 歌曲:H.S. Thompson (1857)
—— 王白安 (1948年生于新加坡,1966年华中毕业,1971年南大中文系毕业,曾任教师)
这首校歌,歌词内涵丰富,言简意赅。你我已唱了数十年,但歌词中的每一个字你都能念准吗?所有词句的意义你都明白了吗?请参考以下的逐句解析。
歌词分为三个部分:
一、介绍华中校景、建校宗旨并感念师恩;
二、勉励学子自强不息,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;
三、强调母校培养各方面人才,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。
一、校景及宗旨
首句“海天寥廓”
此处“海天”并非实指,而是形容校园境界开阔的景象,借用白居易“海天东望夕茫茫”诗句为起兴,站在华中山岗从高处眺望,烘托出对华中校园气象不凡的赞美。
“寥廓”(liáo kuò):意为高远空旷。这里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华中校园的广阔–占地72英亩(约29公顷),是新加坡数一数二的大型中学。校园外,从左到右,马路上有三个巴士车站,足见其规模之大。
“云树” :可指校园山坡上两排高耸的木麻黄树,也象征学子的崇高风骨。“云树”一词赋予歌词更有诗意,古诗“云树苍茫隐万家”之句,即描写树木远景。
“苍茏” :形容树木茂盛葱郁。前人有“古色苍茏,葱翠争荣”之句。
请注意,有些版本误作“苍笼”,实为错字。“茏”应为草字头,不是竹字头。
“云树苍茏,中有我华中”:可解为在青葱茂密的大树掩映下,华中校园景致美不胜收。
“礼门义路” :母校以礼义为知识的门庭、前进的路径。我们的教育理念重视中华传统美德,肩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。
“时雨春风”: 形象地描绘师长如及时雨般润物无声,又如春风般和煦怡人,恩泽学生,温暖心田。
“吾侪”:“侪”音柴(chái),常被误读为“cái”,宜注意。“吾侪”意为同辈、我们。
“托帡幪”(píng méng):原指古代帐幕,引申为庇护之所。整句意为:我们在母校庇荫之下茁壮成长,身心得以全面发展。
“猗与华中,南方之强,我中华之光” :“猗”音yī,为赞叹之词。此六句庄严激昂,反复出现三次,增强情感表达,强调华中是南洋之强校,有中华文明之光的自豪感。
“雄立狮岛,式是炎荒” :“雄立狮岛”意指华中巍然屹立在新加坡;“式”出自《诗经》“式是南邦”,作“榜样、典范”解;“炎荒”指南方炎热偏远之地,范指南洋。整句彰显了华中作为中华文化在南洋的楷模地位。
“万世其无疆”: 寄托对母校千秋万代,光辉永驻的祝愿。
二、激励学子
“人生茫茫,学海洋洋,吾侪当自强” :寓意人生道路广阔,学问如海浩瀚无涯,学子应当自强不息。
“朝乾夕惕”(zhāo qián xī tì): “乾”音qián,象征刚健奋进;“惕”音tì,意为警惕,
出自《周易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。”–指清晨勤奋学习,傍晚亦不松懈。
“日就月将,莫负好时光” :“日就”:每日进步;“月将”(音 jiāng)-每月有所提升;
两句激励学子珍惜光阴,持续精进,不负青春年华。
三、培育人才
“迨予庶士”: “迨”(音dài)= 等到;“庶士”-众多学子;
此句描绘等到众学子学业有成、崭露头角的美好图景。
“笃实辉光” :出自《周易》:“刚健笃实,辉光日新” ,歌词将八字浓缩为四字,勉励学生厚道朴实,品德光明,必成大器。
“斐然已成章”:“斐然成章”原形容文章优美、条理分明;此处引申为学子才华出众、事业初具成就。
“膂力方刚,经营四方” : “膂力”:体力;“四方”:天下各地; 意在勉励年富力强之学子应志在四方,大展宏图。
“前途浩且长” :寓意前路辽阔光明,未来无限可期。
总结
整首校歌气势磅礴,既展现了华中校园的优美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又表达了对师长的感激之情和对学子的殷切期望,最终升华到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
这首校歌不仅是华中校友的精神寄托,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勇向前的动力。
附:华中校歌白话译文
天空辽阔,绿树繁茂,我们的华中校园屹立其中。
以礼义为根本,师长如春风时雨,默默耕耘,教化我们成长。
啊,我们的华中,是南方的强校,是中华文明的光辉;
巍然屹立在狮城这片热土,愿您基业千秋,永续光辉。
人生道路宽广,学问浩瀚无边,我们应当自强不息;
勤奋不懈,日积月累,莫负青春美好时光。
啊,我们的华中,是南方的强校,是中华文明的光辉;
巍然屹立在狮城这片热土,愿您基业千秋,永续光辉。
等我们这些学子,学业有成,德才兼备,便可发光发热;
趁年富力强之际,拓展四方天地,前程灿烂辉煌。
啊,我们的华中,是南方的强校,是中华文明的光辉;
巍然屹立在狮城这片热土,愿您基业千秋,永续光辉。
© 2024 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学。版权所有。